.png)
江南泵閥生產車間
車間里,數控機床精準切削著氟塑料原料;檢測臺上,工程師正細致測試泵體的耐腐性能;倉庫外,印有“江南泵閥”字樣的產品正整裝待發,將奔赴全國各大化工、環保企業的生產一線……這里是安徽江南泵閥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,是一家從涇縣沃土中成長起來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,更是國內氟塑泵領域的領軍者。
“1999年剛起步時,我們還只是涇縣江南化工泵閥廠,幾間簡陋廠房,靠著‘氟塑料合金’這門技術闖市場。”站在林立的標準化車間前,生產副總經理丁建國回望企業的成長歷程,“是涇縣經開區的產業沃土和政策扶持,讓我們從單一小廠成長為擁有三家子公司的集團企業。2019年集團化重組,凱源、群力、新隆各司其職又協同作戰,才算真正搭起了完整的產業鏈。”
從技術突圍到市場領跑,江南泵閥緊扣行業脈搏。初創時,創始人帶著“氟塑料合金磁力驅動泵”的研發經驗,讓企業一誕生就握著技術“王牌”;國家強化環保法規的契機下,企業憑借耐腐性能優異的氟塑泵,迅速搶占市場;如今,其氟塑泵產品已占據全國40%的市場份額,成為涇縣經開區“國內最大防腐泵(氟塑泵)生產基地”稱號的堅實支撐。
“材料是底氣,創新是動力。”丁建國拿起一塊氟塑料材料解釋道,“這種材料能耐受氫氟酸、濃硫酸等強腐蝕介質,壽命遠超傳統金屬泵,這是我們能在化工、環保領域站穩腳跟的關鍵。”而真正讓江南泵閥形成領先的,是持續不斷的技術迭代——34項專利中,“大型脫硫脫硝離心泵節能降耗關鍵技術”拿下安徽省科學技術獎,耐溫150度的復合材料、多向模壓成型工藝,填補了行業空白;與合肥工業大學、江蘇大學的產學研合作,更讓不銹鋼磁力泵、離心泵等新產品不斷涌現,延伸至新能源、醫藥等新興領域。
在管理與服務的賽道上,江南泵閥同樣步履穩健。ISO三體系認證搭建起標準化管理骨架,ERP系統讓生產、銷售全流程數據實時流轉,實現效率與質量雙提升。全國布局的辦事處與7×24小時快速響應機制,更讓“江南服務”成為金字招牌——曾有化工企業突發泵體故障,售后團隊2小時回電、24小時出方案、48小時到場、72小時解決問題,用速度守住了客戶的生產線。
作為涇縣泵閥產業集群的龍頭,江南泵閥始終不忘“協同”二字。60%的本地配套率,讓新隆機械等上下游企業共同成長;與皖南電機的合作,使優質電機與耐腐泵體形成“1+1>2”的產業效應。
“涇縣經開區‘雙百億產業集群’的目標,不是一家企業的獨奏,而是產業鏈的合唱。”江南泵閥辦公室主任鄭家寶說,“我們既要做技術創新的引領者,更要做產業集群的推動者。”
展望未來,江南泵閥的藍圖已然繪就:持續將銷售收入的4.5%以上投入研發,在光伏、生物醫藥用泵領域深耕細作;推進智能化改造與低碳生產,讓每一寸土地都產出高效益;帶著“江南”二字蘊含的匠心,從涇縣走向更廣闊的市場。
“我們的目標,不只是讓‘江南造’的氟塑泵占據市場份額,更要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。”鄭家寶的話語中滿是堅定,“在涇縣這片產業沃土上,我們要讓江南泵閥成為中國氟塑泵領域的響亮名片,為涇縣經開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力。” |